您的位置: 陈小刚名中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和诊疗方案

黄泳朝跟师医案记录 2023

发布时间:2024-08-29 08:42 本文来源: 宣传科 点击量: 5

陈小刚 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

2023年 01月~ 2023年12月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卢**

性别

年龄

20岁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小寒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1.15

主 诉

腰部、左臀部疼痛3个月。

现 病 史

自诉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、左臀部疼痛,曾在外院推拿等治疗,未见好转。现疼痛加重明显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,苔薄白,脉弦。左髂嵴臀上皮神经体表位置处有筋结,压痛,无放射痛,直腿抬高及4字征阴性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筋骨病”范畴,缘于劳累或外伤至局部筋肉损伤,筋脉痹阻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发病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气滞血瘀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+关节错缝术

处方:针刀取左髂嵴臀上皮神经体表位置筋结处。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筋骨病为骨伤科常见多发病,本病与运动损伤或久站等因素相关,急性期应以减少活动、消除水肿止痛为主,过后调整为活血化瘀通络舒筋为主。此次前来就诊,病程已3个月,迁延不愈,还存在腰椎小关节或骶髂关节紊乱,除小针刀松解筋结、烫熨治疗活血化瘀通络舒筋外,配合关节错缝术,三者结合,有效减轻患者疼痛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黄泳朝 跟师日期:2023年01月15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吕**

性别

年龄

68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雨水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2.11

主 诉

右肩部疼痛,屈伸不利6个月。

现 病 史

自诉6个月前因运动剧烈后出现右肩部疼痛,屈伸不利,无右上肢麻木,曾在外院就诊,未见好转。现来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,苔薄白,脉弦。右肩峰前下方压痛,上举受限,余活动正常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质暗,苔薄白,脉弦。本病属于中医学“筋骨病”范畴,缘于劳累或外伤至局部筋肉损伤,筋脉痹阻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发病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气滞血瘀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

处方:针刀取右(大结节、肩峰下滑囊、冈上肌)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筋骨病为骨伤科常见多发病,本病因患者运动损伤(吊单杠)引起,冈上肌腱是从肩胛骨的肩胛冈上方发出肌肉,经过肩峰下方直到肱骨大结节上,剧烈运动易损伤冈上肌,甚至断裂。急性期应以减少活动、消除水肿止痛为主,过后调整为活血化瘀通络舒筋为主。此次前来就诊,小针刀松解筋结肌肉损伤粘连处、烫熨治疗活血化瘀通络舒筋,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疼痛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黄泳朝 跟师日期: 2023年02月11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马**

性别

年龄

66岁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雨水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3.06

主 诉

右膝关节疼痛8年,加重4个月。

现 病 史

8年前因跌倒导致右侧膝部疼痛,未系统治疗,行走正常。于2022年10月因再次跌倒导致疼痛复发,曾在外院接受针灸治疗,经治疗后疼痛无明显改善,遂来我院治疗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右侧内膝眼压痛,屈膝活动受限,局部轻度肿胀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本病属于中医学"膝痹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或外伤,肝肾亏虚则血运无力,导致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本病病位在关节,病性属实。为瘀血阻滞证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膝痹病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

处方:针刀取右侧(内膝眼、支持带)。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膝痹病是骨伤科中老年多发病、常见病,是指膝关节受到风、寒、湿、热等邪气乘虚而入,致使气血凝滞、经络痹阻,引起膝关节僵硬、疼痛、肿胀等一系列的症状。该患者为外伤导致血脉不通,经络阻滞,筋结形成,针刀松筋解结,起到很好的疗效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黄泳朝 跟师日期:2023年03月06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胡**

性别

年龄

62

职业

教师

发病节气

春分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4.03

主 诉

颈肩部疼痛2个月余。

现 病 史

患者自诉2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肩部疼痛,时有双手麻木。当时在923医院诊疗后,具体诊疗不详,症状未见明显好转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,苔白,脉弦。颈椎生理曲度変直,颈5/6、颈6/7棘突间隙及左侧棘旁压痛,肩背部压痛、菱形肌压痛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质暗,苔白,脉弦。本病属于中医学“项痹”范畴,缘于患者颈肌劳损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此病,病性属实证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为气滞血瘀证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项痹 证型: 气滞血瘀

治法: 活血通络、松解筋结 选方: 烫熨治疗+手法治疗+关节错缝术

处方:手指点穴取穴双侧(风池、翳风、颈百劳、肩井、精明、角孙、率谷、外关、天宗、T3—T9夹脊穴)共30穴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颈椎病属于中医“项痹”范畴,因长期不良生活习惯、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导致经络闭阻、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筋脉,从而出现头晕、止痛麻木、颈项僵硬疼痛等一系列症状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病久入深,荣卫之行涩,经络时疏,故不通,皮肤不营,故为不仁。”以手法、针刀松解粘连,以中药温经通络、化瘀止痛为法,内服外敷,配合功能锻炼多措并举,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黄泳朝 跟师日期: 2023年04月03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谭**

性别

年龄

57岁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立夏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5.15

主 诉

腰臀部胀麻痛、右下肢牵扯痛1年。

现 病 史

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臀部胀麻痛、右下肢牵扯痛,在外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,经治疗未见明显好转,现症状加重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腰5骶1右侧有明显压痛,抬腿试验(-)4字试验(-),右侧梨状肌压痛,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本病属于中医学"筋骨病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,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为瘀血阻滞证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、 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针刀取右梨状肌筋结处。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当梨状肌受到损伤,发生充血、水肿、痉挛、粘连和挛缩时,该肌间隙或该肌上,下孔变狭窄,挤压其间穿出的神经、血管,因此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症称为梨状肌损伤综合征。回顾该病史,患者为中老年男性,直腿抬高试验阴性,加强试验阴性,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,临床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相混淆。治疗以手法、针刀松解粘连,以中药温经通络、化瘀止痛为法,内服外敷,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黄泳朝 跟师日期:2023年05月15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刘**

性别

年龄

74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芒种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6.08

主 诉

左下肢麻木10年余,加重1周。

现 病 史

患者自诉10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下肢麻木,在当地医院诊断腰椎间盘突出,经治疗好转。1周前上症加重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,苔白,脉弦。腰椎生理曲度変直,腰部无明显压痛,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。“4”字征阴性,腰椎活动度正常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质暗,苔白,脉弦。本病属于中医学“腰痛”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衰,腰肌劳损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此病,病性属实证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为气滞血瘀证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腰痛 证型: 气滞血瘀

治法: 活血通络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腰部神经阻滞治疗

处方:针刀+腰部神经阻滞取左侧(L4/5、L5/S1神经根内口)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本病述中医“腰痛”范畴,因搬抬重物、跌打损伤、慢性劳损、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导致经络受损,气血不能濡养筋脉而发病。临床表现为腰痛合并下肢放射痛。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五藏有俞,六府有合,循脉之分,各有所发,各随其过,则病瘳也。”治疗上注重腰突卡压点精确定位,从腰椎周围软组织结构入手,通过小针刀,配合神经根出口阻滞方法治疗本病在临床上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黄泳朝 跟师日期: 2023年06月08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韦**

性别

年龄

69岁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夏至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7.10

主 诉

左肩疼痛痛,活动受限1年。

现 病 史

述1年前开始出现左肩疼痛,活动受限,现症状加重,到门诊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暗淡,苔白,脉浮。双肩关节无畸形,双肩外展70°,前屈30°,背伸10°,左喙突、大小结节、结节间沟、肩峰下滑囊、大小圆肌压痛明显。

辩证分析:舌暗淡,苔白,脉浮。本病属于中医学“漏肩风”范畴,考虑患者中老气血亏虚,风寒邪气外侵,阻滞局部经络,不通则痛,发为本病,舌暗淡,苔白,脉浮,为风寒阻络之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漏肩风 证型: 风寒阻络

治法: 温经散寒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针刀取左(喙突、大小结节、结节间沟、肩峰下滑囊、大小圆肌)

内服方:生姜 10g 桂枝(能葵) 10g 炙甘草 10g 法半夏 5g 打碎

葛根 20g 白芍 10g 大枣 10g 麻黄 10g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”“五藏有俞,六府有合,循脉之分,各有所发,各随其过,则病瘳也。”治疗肩周炎以小针刀、中药烫熨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,以手法、针刀松解粘连,以中药温经通络、化瘀止痛为法,内服外敷,配合功能锻炼多措并举。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黄泳朝 跟师日期:2023年07月10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何**

性别

年龄

53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立秋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8.08

主 诉

左肩疼痛1月余。

现 病 史

述1个月前出现左肩疼痛,活动受限,现到门诊就诊。饮食二便正常,睡眠可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,苔白,脉弦。左肩关节无畸形,左结节间沟压痛明显,主动上举活动受限,余关节活动度正常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筋骨病”范畴,缘于劳累或外伤至局部筋肉损伤,筋脉痹阻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发病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筋骨病 证型: 气滞血瘀

治法: 活血通络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针刀取左肩(结节间沟、大结节)处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肱二头肌长头腱炎与损伤或长时间某一动作等因素相关,常表现为肩关节外侧压痛明显但疼痛点较为局限、肩关节活动受限(外展、后伸及旋转时疼痛、关节活动范围减少)等。该病常与肩周炎相混淆。急性期应以减少关节活动、消除水肿止痛为主,过后调整为活血化瘀通络舒筋为主。治疗予小针刀松解筋结合烫熨治疗活血化瘀通络舒筋,能取得很好临床疗效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黄泳朝 跟师日期: 2023年08月08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黄**

性别

年龄

36岁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处暑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09.08

主 诉

右手指麻木1个月,左手指麻木15天。

现 病 史

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指麻木,未引起重视。15天出现左手指麻木,在外院诊断:“腕管综合征”,经治疗未见好转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左腕关节未见畸形, 屈腕试验(Phalen征)阳性,叩击试验(Tinel征)阳性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本病属于中医学“筋骨病”范畴,缘于长期劳损至筋肉损伤,筋脉痹阻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发病。病位在手,病性属实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、 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针刀取左腕横韧带处。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腕管综合征又称腕管狭窄症,鼠标手,系指腕部外伤、骨折、脱位、扭伤或腕部劳损等原因引起腕横韧带增厚,使管腔内周径缩小,从而压迫正中神经,引起手指麻木无力为主的一种病症。本病的主要症状如下:患者桡侧3个半手指麻木或刺痛,夜间加剧,寐而痛醒,温度高时疼痛加重,活动或甩手后可减轻;寒冷季节患指发凉、发绀、手指活动不灵敏,拇指外展肌力差;病情严重者患侧大小鱼际肌肉萎缩、皮肤发亮、指甲增厚,甚至出现患指溃疡等神经营养障碍症状。针刀松解腕横韧带、烫熨治疗活血化瘀通络舒筋,可取得良好疗效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黄泳朝 跟师日期:2023年09月08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李**

性别

年龄

92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寒露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10.18

主 诉

右臀部、右大腿疼痛3周。

现 病 史

3周前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臀、右大腿疼痛。一年前曾在类似疼痛,经针刀治疗缓解。此次未经医院诊治,自购止痛药有所减轻,但仍疼痛,影响活动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腰部无明显压痛,抬腿试验(-)4字试验(-),右侧梨状肌压痛,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本病属于中医学"筋骨病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,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为瘀血阻滞证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筋骨病 证型: 瘀血阻滞

治法: 活血通络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针刀取右梨状肌筋结处。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梨状肌损伤综合征在骨伤科中比较常见,临床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相混淆。患者为高龄女性,表现为右臀部疼痛、坐骨神经痛表现,直腿抬高试验阴性,加强试验阴性,右侧梨状肌紧张试验阳性,可以很好的明确此病。治疗以手法、针刀松解粘连,以中药温经通络、化瘀止痛为法,内服外敷,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黄泳朝 跟师日期: 2023年10月18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张**

性别

年龄

70岁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霜降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11.06

主 诉

左膝关节疼痛1年,加重2个月。

现 病 史

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。曾在广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。诊断及治疗不详。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,上下楼困难,现来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,苔薄白,脉弦。左膝关节内侧有压痛,研磨试验(-),抽屉试验(-),浮髌试验(-)。左膝屈伸无明显异常。

辩证分析:患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本病属于中医学"膝痹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或外伤,肝肾亏虚则血运无力,导致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本病病位在关节,病性属实。为瘀血阻滞证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膝痹病 证型: 瘀血阻滞

治法: 活血化瘀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针刀取左侧(内外膝眼、支持带)。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《黄帝内经。痹论》“病久入深,荣卫之行涩,经络时疏,故不通,皮肤不营,故为不仁。”治疗以小针刀、中药烫熨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,以手法、针刀松解粘连,以中药温经通络、化瘀止痛为法,内服外敷,配合功能锻炼多措并举。通过疏通膝关节周围滑囊,松解筋结点等方法,达到疏通经络、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的效果,在临床应用中疗效显著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黄泳朝 跟师日期:2023年11月06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患者姓名

韦**

性别

年龄

66

职业

其它

发病节气

雨水

婚否

就诊日期

2023.12.04

主 诉

腰痛、左臀部疼痛1周。

现 病 史

1周前抬重物后出现腰部、左臀部疼痛,呈胀痛,阵发性,以弯腰、坐位转立位时明显,在外院推拿后未见好转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,苔薄白,脉弦。腰椎生理曲度存在,左L4、5棘旁、左骶髂关节压痛明显,直腿抬高试验左侧90度,右侧90度;加强实验左侧(-)、右侧(-);梨状肌紧张试验左侧(-)、右侧(-)。双侧"4"字征(-)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筋骨病”范畴,缘于劳累或外伤至局部筋肉损伤,筋脉痹阻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发病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瘀血阻滞

治法: 活血化瘀、松解筋结 选方: 针刀治疗、手法、烫熨

处方:针刀取左(L3、L4横突,左骶髂关节)

体会(不少于50字)

筋骨病为骨伤科常见多发病,本病(腰肌劳损)多由运动或劳作损伤引起,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、胀痛,无下肢放射症状。急性期应以减少活动、消除水肿止痛为主,过后调整为活血化瘀通络舒筋为主。治疗予小针刀松解筋结、烫熨治疗活血化瘀通络舒筋,配合关节错缝术,三者结合,能快速缓解临床症状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黄泳朝 跟师日期: 2023年12月04日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黄泳朝跟师医案记录 2023
微信服务号
微信服务号
科室导航 交通路线
网站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