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建深 跟师医案记录 2023
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
跟
师
医
案
记
录
2023年1月~ 2023年12月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2月6日
患者姓名 |
甘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54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立春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2.6 |
||
主 诉 |
右臀部疼痛伴右下肢疼痛1月余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患者诉约1月前因不慎滑倒致右臀部疼痛,可放射至右下肢疼痛,以右大腿后侧、右小腿外侧、右足背侧为主,夜间疼痛加剧,无间歇性跛行,无肢体麻木等不适。自行余外用药、内服药(具体药物不详)未见明显好转。现为求系统诊治,遂来就诊,症见:右臀部疼痛,可放射至右下肢疼痛,以右大腿后侧、右小腿外侧、右足背侧为主,夜间疼痛加剧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。生命征平稳。腰椎生理曲度存在,无活动受限。右臀小肌、梨状肌压痛,右侧“4”字征(+),双侧直腿抬高试验(-),双侧股神经牵拉实验试验(-)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腰痛"范畴,缘于过度劳累,筋脉痹阻,致气血运行不畅,内生瘀血,瘀血阻滞经脉,经脉不通而致腰痛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,为气滞血瘀证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腰痛 证型: 气滞血瘀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治疗取腰部(L3/4、L4/5、L5/S1)(两侧横突间韧带),右侧梨状肌起止点、臀小肌,共9处,用小针刀松解上述9个部位筋结。 |
|||||||
体会 《素问·痹论》第四十三“痹在于骨则重,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······逢寒则急,逢热则纵”,该患者过度劳累,损伤正气,致身体经络不通,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内生,故腰腿疼痛,此乃痛痹。而根据痹症逢热则纵的特点,治疗选用了烫熨治疗以活血化瘀,同时用小针刀治疗松解筋节,疏通经络,使气血能够正常运行,达到治疗疾病目的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1月6日
患者姓名 |
黄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56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小寒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1.6 |
||
主 诉 |
右肩关节疼痛,活动受限6月 |
||||||
现 病 史 |
患者自诉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肩关节疼痛,关节活动受限,一直未治疗,症状逐渐加重,夜间疼痛明显,影响生活及休息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;右肩前、肩胛提肌压痛,右肩关节活动受限,以外展、旋后为主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,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漏肩风"范畴。缘于在内伤积损的基础上,复因劳逸失度、外邪侵袭等触发,引起脏腑阴阳失调,淤血阻络,气血运行不畅,郁积而生瘀血,从而发生此病。病位在筋骨,病性属实;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,为瘀血阻滞之征象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漏肩风 证型: 瘀血痹阻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疏经通络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治疗取右肩(喙突、大小结节、结节间沟、肩峰下滑囊、大小圆肌、冈上肌、冈下肌),共9处。 |
|||||||
体会 肩周炎俗称五十肩、冻结肩,中医称为漏肩风,乃风寒湿邪侵袭肩周筋脉所引起的慢性疾病。外邪伤及肩周筋脉,致使气血不通而痛。而疾病日久,局部软组织粘连,气血运行不畅,筋肉挛缩,关节活动受限。治疗上予中药烫熨治疗,可舒筋活血,消肿止痛,活血散淤;配合小针刀治疗,可松解粘连,疏通经络,改善关节活动,促进功能的恢复,两者结合效果好。另外,坚持功能锻炼非常重要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1月13日
患者姓名 |
曾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69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小寒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1.13 |
||
主 诉 |
反复双膝痛2年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述2年来逐渐出现双膝疼痛,活动受限,影响行走,上下楼梯疼痛明显,下蹲起立困难,症状反复,现来就诊。饮食二便正常,睡眠可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红,苔白,有裂纹,脉细涩。右膝关节肿大畸形,屈伸活动受限,活动度20-100°,不能伸直,关节周围软组织压痛明显;左膝关节无特殊。膝关节骨擦感左侧(+)、右侧(+),骨响音左侧(-)、右侧(-)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舌红,苔白,有裂纹,脉细涩,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膝痹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,久病伤肾,水不涵木,致肝肾亏虚,而血运无力,经脉不畅,关节失于濡养,筋缩而关节强硬,屈伸不利,从而发生此病。本病病位在关节,病性属虚。辨证为肝肾亏虚证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膝痹 证型: 肝肾亏虚证 治法: 松解筋节,滋补肝肾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治疗取右侧(股内、外侧肌止点,髌内、外侧支持带,胫、腓侧副韧带,股直肌腱止点,髌韧带起、止点)等9处。 |
|||||||
体会 该患者为老年患者,年老体虚,加之疾病日久,肝肾亏虚,不荣则痛,且关节失于濡养,筋脉挛缩,故屈伸不利。急则治其标,予小针刀治疗松筋解结,舒筋通络,改善关节功能,同时减少刺激,止痛治疗;配合中药治疗腰臀部,以活血,通络,止痛。后期可配合口服中药治疗以滋补肝肾,为治本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3月3日
患者姓名 |
刘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38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雨水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3.3 |
||
主 诉 |
反复腰痛10年余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患者诉10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疼痛,呈间歇性胀痛,久坐或平躺时疼痛加重,无双下肢麻木、乏力,无间歇性跛行等不适,未予特殊处理。多年来反复发作,逐渐加重,现为求系统诊治而来。症见:腰痛,久坐或平躺时加重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腰椎曲度存在,腰部肌群稍紧张,L3-S1棘突间及椎旁、左侧梨状肌轻压痛,无叩击痛。左侧骶髂关节周围软组织压痛,轻度叩击痛,双侧直腿抬高试验左侧90°(-)右侧90°(-),“4”字征左侧(-)右侧(-),股神经牵拉试验左侧(-)右侧(-)。生理征存在,病理征未引出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 患者腰臀部疼痛、左下肢疼痛,行走不利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腰痛病"范畴,缘于劳累,筋脉痹阻,腰府失养。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致腰痛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腰痛 证型: 气滞血瘀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 选方: 手法治疗+关节错缝术 处方:手指点穴取穴双侧(L1—L5夹脊穴、环跳、委中、承山、承扶)。 |
|||||||
体会 腰痛为骨伤科常见病,多发病,引起腰痛的原因较多,治疗的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针对性治疗。该患者多年来反复腰痛,考虑腰椎力学结构改变,因此在治疗过程中,应注意纠正脊柱力学的平衡。故选择治疗的时候,以手法治疗舒筋活血,通络止痛,同时予关节错缝术治疗纠正腰椎小关节及骶髂关节,恢复力学平衡,减少复发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3月27日
患者姓名 |
李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66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春分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3.27 |
||
主 诉 |
面部疼痛5年余 |
||||||
现 病 史 |
5年前因外感导致面部抽搐、疼痛,夜晚加剧,无外伤史。眼部不自觉流泪。曾前往外院行针灸治疗,疗效欠佳。现症状持续,遂来我院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右侧面部肌肉萎缩,鼓气正常,右眼裂稍变小,压痛点不明显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痹症”范畴,缘于感受毒邪,侵袭经络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。病位在面部,病性属实,证属瘀血阻络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痹症 证型: 瘀血阻络证 治法: 疏经通络,活血化瘀 选方: 小针刀治疗 处方:小针刀取右侧茎突,胸锁乳突肌起止点,面神经颧支、颞支走行等部位。 |
|||||||
体会 风寒湿之邪外侵,客于肌肤、腠理,肌肤失养,风性善动,在肢体则表现为筋惕肉,在眼、面部则筋急抽搐,振跳。治疗上通过小针刀治疗,可松解筋结,疏通经络,同时可辅助艾灸治疗温经通络。注意面部、颈部不可直接吹风,避免病情反复及加重,不利于恢复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4月17日
患者姓名 |
韦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39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清明节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4.17 |
||
主 诉 |
反复颈肩部疼痛1年,再发加重3月余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肩部疼痛,呈持续性胀痛,劳累后加重,休息时缓解,无肢体麻木、乏力,无头晕目眩。多次在外院诊治(具体不祥),病情稍好转。约3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再发加重,遂来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,脉弦涩。生命征平稳,双侧冈上肌、斜方肌、肩胛提肌紧张,双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(-),双侧霍夫曼征(-)。腰部肌肉紧张,无压痛及叩击痛,双侧直腿抬高试验(-)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项痹病”范畴,缘于长期劳损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,瘀血阻滞筋脉,不通则痛,故颈肩酸胀痛。舌紫,舌上有瘀,脉弦涩,证属瘀血阻滞,病位在颈,病性属实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项痹病 证型: 瘀血阻滞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关节错缝术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取C5/6两侧横突间韧带,双侧斜方肌、肩胛提肌、乳突,风府。 |
|||||||
体会 项痹病患者多有长期伏案低头习惯,致颈项部肌群过度劳损,而颈前肌群挛缩,在治疗的时候,除了松解以上部位,还可以考虑松解喙突、胸锁乳突肌胸骨端、前斜角肌等部位,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颈部力学平衡。同时坚持锻炼“米”字操、开肩操等,可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5月5日
患者姓名 |
黄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56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谷雨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5.5 |
||
主 诉 |
反复颈痛伴偏头痛4年。 |
||||||
现 病 史 |
4年前出现颈部疼痛,伴左侧偏头痛,肩痛,无外伤史,曾在外院按摩治疗,经常感颈部“卡住”,无手麻,多年来病情反复发作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颈部活动稍受限,C2左侧横突压痛,无放射痛,上肢活动可,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。舌紫,舌上有瘀,脉弦涩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项痹病”范畴,缘于长期劳损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,瘀血阻滞筋脉,不通则痛,故颈肩酸胀痛、头晕。舌紫,舌上有瘀,脉弦涩,为瘀血阻滞之象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项痹病 证型: 瘀血阻滞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关节错缝术+手法治疗 处方:针刀取(C4/5、C5/6)两侧横突间韧带,C2棘突,左侧枕大神经、枕小神经,头后大直肌附着点。 |
|||||||
体会 很多项痹病患者,合并有偏头痛症状,找不到病因,病情迁延不愈,病程长者可达20-30余年。排除颅内病变、高血压等因素引起的头痛,头枕部病变引起头痛其实是非常常见的,尤其以枕大神经、枕小神经、C2颈椎等部位受刺激,导致头痛、偏头痛。针刀治疗可松解神经卡压、刺激,关节错缝术与手法可纠正关节紊乱,舒筋活血,配合治疗,疗效显著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5月15日
患者姓名 |
陈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45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立夏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5.15 |
||
主 诉 |
反复四肢关节疼痛5年,加重1月 |
||||||
现 病 史 |
患者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四肢关节疼痛,以关节红肿疼痛为主,曾在当地医院检查示“痛风性关节炎”,予非布司他片,痛风定胶囊等治疗,症状好转。但反复发作。1月前再发加重,为治疗而来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深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四肢关节稍肿胀,压痛阳性,四肢肌力、肌张力正常,生理反射存在,病理反射未引出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舌深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痛风"范畴,缘于平素饮食不节制,湿热内蕴,肾气不足,不慎外感湿邪毒,经络阻滞,致气血运行不畅,筋脉失养,故发此病。瘀血内阻,不通则痛,为湿热蕴结之象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痛风 证型: 湿热蕴结 治法:清热解毒,祛湿止痛 选方: 黄柏苍术汤加减 处方: 苍术 15g 黄柏 15g 虎杖 15g 薏苡仁 10g 白芍 15g 防己 10g 牛膝 10g 威灵仙 20g 泽泻 12g 石菖蒲 10g 滑石粉15g 7付,每日1付,每日3次,饭后温服。 |
|||||||
体会 方中黄柏清下焦之热,苍术燥湿,牛膝补肝肾,薏苡仁利湿,四味合用为君药,共起清热利湿、强筋通络之功;臣以泽泻、石菖蒲健脾化湿;防己、虎杖、威灵仙、滑石粉清热利湿,消肿止痛;白芍通络止痛。共奏清热解毒,祛湿止痛之功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2023年9月4日
患者姓名 |
吴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58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处暑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9.4 |
||
主 诉 |
反复腰部疼痛、屈伸不利3年,加重1周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自诉3年前出现腰部疼痛、屈伸不利,曾在外院就诊,诊断及治疗不详,上述症状仍然反复发作。1周前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,现来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生命体征稳定。腰部无明显压痛,屈伸功能轻度受限,直腿抬高试验双侧(-),加强试验双侧(-)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患者腰臀部疼痛、左下肢疼痛,行走不利。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腰痛"范畴,缘于劳累,筋脉痹阻,腰府失养。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致腰痛。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腰痛 证型: 气滞血瘀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舒筋通络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关节错缝术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取(L3/4、L4/5、L5/S1)(两侧横突间韧带、棘间韧带)。 |
|||||||
体会 该患者为中老年女性,多年来腰痛反复发作,考虑与生活习惯及工作性质相关,长期劳累致腰部肌肉劳损,反复疼痛,而此次发病因劳累而加重,损伤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而血瘀,故腰脊疼痛,屈伸不利。治疗上应以疏通经络为主,除用针刀松解筋结外,还应配合中药烫熨治疗,舒筋活血,通络止痛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9月23日
患者姓名 |
杨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71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秋分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9.23 |
||
主 诉 |
左臀及下肢痛20天 |
||||||
现 病 史 |
20多天前出现左臀部痛,牵及同侧下肢,无外伤史。曾在外院拍腰椎MRI,提示椎管狭窄及腰椎间盘突出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轻度跛行,左梨状肌压痛明显,无放射痛,直腿抬高试验及“4”字征均为阴性,腰部软组织轻压痛,无叩击痛。舌红,苔白,脉细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舌红,苔白,脉细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腰痛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弱,肝肾亏虚,外加劳累,筋脉痹阻,腰府失养。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,腰府失养而致腰痛。为肝肾亏虚之征象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腰痛 证型: 肝肾不足证 治法: 松解筋节,滋补肝肾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取(L3/4、L4/5、L5/S1)两侧横突间韧带,左侧梨状肌起止点。 |
|||||||
体会 腰痛中医分为虚实来论治。实证是以祛邪活络为原则,虚证是以补肾壮腰为主,兼有调养气血进行治疗。偏阳虚治疗是温补肾阳,偏阴虚主要是滋补肾阴,以左归丸来治疗。除中药辩证内服,中医外治治疗同样非常重要,可直达病灶,快速解决病痛,内外兼治,双管齐下,方能取得更好疗效。该患者直腿抬高试验(-),腰部无叩击痛,暂不考虑神经根问题,臀部压痛明显,考虑病灶位于臀部,刺激坐骨神经引起上述症状,故治疗时应以臀部为主。配合烫熨治疗可活血、通络、止痛,能明显缓解患者症状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5月5日
患者姓名 |
蒋** |
性别 |
男 |
年龄 |
51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谷雨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5.5 |
||
主 诉 |
左肩疼痛1个月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自述一月前因打球拉伤,感左肩部疼痛,活动受限,曾自擦药酒未愈,为进一步治疗而来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淡,苔白,脉涩。左肩前肩峰下、三角肌、肱二头肌腱长头有压痛,活动范围正常,无疼痛弧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患者舌淡,苔白,脉涩,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筋骨病"范畴。缘于外伤致局部筋肉损伤,经络不通,气滞血瘀,不通则痛,瘀血内生,痛有定处。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气滞血瘀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松解筋节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取左侧(喙突、大小结节、结节间沟、肩峰下滑囊、三角肌)。 |
|||||||
体会 筋骨病为骨伤科常见、多发病,急性期应以消肿止痛为主,而后应调整为舒筋活血,化瘀通络。该患者病程已有1月,此次前来治疗,应以舒筋活血,通络止痛为主。针刀松解筋结,通络止痛,烫熨治疗以舒筋活血,化瘀通络,二者搭配,能够发挥更好疗效,缩短患者恢复时间,有效减轻患者疼痛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跟师医案记录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3年9月25日
患者姓名 |
张** |
性别 |
女 |
年龄 |
70岁 |
职业 |
其他 |
发病节气 |
秋分 |
婚否 |
已婚 |
就诊日期 |
2023.9.25 |
||
主 诉 |
左膝关节疼痛1年,加重2个月 |
||||||
现 病 史 |
自诉1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膝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。曾在广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。诊断及治疗不详。2个月前劳累后上述症状加重,上下楼困难,现来就诊。 |
||||||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淡,苔白,脉涩。左肩前肩峰下、三角肌、肱二头肌腱长头有压痛,活动范围正常,无疼痛弧。舌紫,苔白,脉涩。 |
|||||||
辩证分析:舌紫,苔白,脉涩。属于中医学“膝痹”,缘于患者长期劳累,气虚则血运无力,导致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辨证为气滞血瘀证。 |
|||||||
中医(壮医)诊断: 筋骨病 证型: 气滞血瘀证 治法: 活血化瘀,松解筋节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 处方:小针刀取左侧(股内、外侧肌止点,髌内、外侧支持带,胫、腓侧副韧带,股直肌腱止点,髌韧带起、止点)。 |
|||||||
体会 膝痹病患者较为常见,多为过劳,外伤,风寒、湿热侵袭,肝肾不足等因素。过劳因素主要见于上下楼梯、爬坡爬山、剧烈运动等,适当的运动为锻炼,过度的运动则为损伤,应劳逸结合。肝肾不足者,多肌肉萎缩,应加强功能锻炼,恢复肌力。此患者过劳后,致局部损伤,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而血瘀,故疼痛,屈伸不利。对症予小针刀、烫熨治疗,以疏通经络,行气活血,化瘀止痛。 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 |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