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陈小刚名中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和诊疗方案

韦建深 跟师医案记录 2022

发布时间:2024-08-21 10:42 本文来源: 宣传科 点击量: 5

陈小刚广西名中医传承工作室

2022年1月~ 2022年12月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12月24日

患者姓名

周**

性别

年龄

61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冬至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12.23

主 诉

反复双肩关节疼痛5年余,加重1周。

现 病 史

患者近5年多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反复双肩关节疼痛,以右肩关节疼痛为主,夜间疼痛明显,伴肩关节活动受限,多次于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,诊断“肩周炎”,予中壮医外治治疗后症状可缓解。(具体诊疗不详)近1周患者因劳累后出现双肩关节疼痛较前加重,以右肩为主,偶有右上肢麻木,遂至我院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淡暗,苔薄白,脉弦涩。生命征平稳。腰椎生理曲度存在,无活动受限。右臀小肌、梨状肌压痛,右侧“4”字征(+),双侧直腿抬高试验(-),双侧股神经牵拉实验试验(-)。

辩证分析:反复双肩疼痛,肩部活动障碍,舌质红,苔白,脉浮,属中医学“漏肩风”范畴,考虑患者年老气血亏虚,风寒邪气外侵,阻滞局部经络,不通则痛,发为本病,舌质红,苔白,脉浮,均为风寒阻络之象,故目前辨证为风寒阻络证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漏肩风 证型: 风寒阻络证

治法: 散寒通脉 选方: 普通电针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电针取穴双(肩井、肩臑、肩贞、肩宗、三角肌止点、曲池、手三里)。烫熨治疗。烫熨治疗双肩、颈部,每日2次。

体会:漏肩风起病初期,会伴有肩部剧烈疼痛,多在夜间加重,活动时疼痛加重,早期治疗可用活血化瘀,散寒通脉之法,同时注意休息。病程日久,缺乏活动,可出现关节粘连情况,因此应注意早期的功能锻炼,提前预防。若已出现粘连的情况,应加强康复锻炼,配合手法、小针刀等治疗,松解筋结,舒筋活血通络,康复锻炼的过程会伴随疼痛,但必须坚持,且每日要有所进步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12月11日

患者姓名

严**

性别

年龄

21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大雪

婚否

未婚

就诊日期

2022.12.10

主 诉

外伤致腰部、骶尾部疼痛1周。

现 病 史

患者1周前骑车时不慎摔倒,腰臀部着地,致腰部、骶尾部疼痛,呈持续性胀痛,伴双下肢酸胀痛,坐位、行走、弯腰时胀痛明显,卧床休息可有所缓解。无大小便失禁、间歇性跛行及双下肢麻木。自行在家涂擦药酒治疗,未注意休息,上症逐渐加重,为进一步治疗而来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淡,舌上有瘀斑,苔薄,脉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骨折病”范畴,因外伤致腰臀部、骶尾部筋骨离断,瘀血阻滞经脉,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。血液离经阻滞经脉,故腰部胀痛。新伤正气未损故舌淡,舌上有瘀斑,苔薄,疼痛后筋脉拘急故脉涩。病位在腰臀、骶尾部,证属气滞血瘀,病性属实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,中医学诊断“骨折病”,因摔倒腰骶疼痛,活动受限,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阻滞经脉,而发此病。血液离经阻滞经脉,故右髋部疼痛,骨折后骨骼失去支撑作用,故现畸形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骨折病 证型: 气滞血瘀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,补益肝肾 选方: 穴位贴敷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烫熨治疗腰部、骶部、双臀部、双大腿,每日2次。双侧腰宜、腰眼、会阳、环跳、居髎、承扶等共12穴位,穴位贴敷外用方:

牛膝 10g 红花 5g 虎杖(棵天岗) 10g 海桐皮 10g

千年健 10g 制川乌 5g 先煎 续断片 10g 千斤拔(棵壤丁) 10g

大驳骨 10g 独活 10g 伸筋草(棵烟银) 10g 醋乳香 10g

中药4付,打粉外用,每日1剂,贴于患处。

体会:此方中,海桐皮、千年健、徐长卿、虎杖以舒筋活络,行气止痛,为君药;制川乌、红花活血温经止痛,为臣药;续断补益肝肾续接筋骨;独活、千斤拔消淤止痛;大驳骨活血散淤;伸筋草舒经活络;乳香活血止痛。共奏活血止痛,续筋接骨之功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12月7日

患者姓名

陈**

性别

年龄

72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小雪

婚否

丧偶

就诊日期

2022.12.6

主 诉

腰痛伴双下肢麻木、乏力半年。

现 病 史

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臀部胀痛,疼痛呈间断性,伴双下肢麻木、乏力,行走时症状加重,卧床休息后可缓解。曾在当地医院就诊,诊断“腰椎滑脱”,予中药内服、针灸、推拿等治疗后,腰痛症状好转,但双下肢麻木、乏力未见缓解。现为进一步诊治遂来我院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。腰椎生理曲度存在,腰部肌肉紧张,L3-L5双侧棘旁肌肉轻度压痛,腰椎活动无明显受限。直腿抬高试验左侧80度,右侧80度;加强实验左侧(-)、右侧(-);梨状肌紧张试验左侧(-)、右侧(-)。双侧"4"字征(-),双侧跟臀试验(-);双下肢肌力及肌张力均未见特殊异常,痛触觉未见明显减退,双侧踇背伸肌力及趾屈肌力均未见明显异常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腰痛”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弱,肝肾亏虚,外加劳累,筋脉痹阻,瘀血阻滞经脉,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而致腰痛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,为瘀血阻滞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腰痛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,滋补肝肾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小针刀治疗取腰部(L3/4、L4/5、L5/S1)(两侧横突间韧带、棘间韧带)共9处。烫熨治疗腰部、双臀,每日2次。

体会:该患者为老年患者,年老体虚,加之疾病日久,腰府失于濡养,肝肾亏虚,不荣则痛,筋脉挛缩,故屈伸不利。急则治其标,予小针刀治疗松筋解结,舒筋通络,改善关节功能,同时减少刺激,止痛治疗;配合烫熨治疗腰臀部,以活血通络止痛。后期可配合口服中药治疗以滋补肝肾,为治本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11月22日

患者姓名

刘**

性别

年龄

69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立冬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11.21

主 诉

颈肩部疼痛、头晕5年,加重1周。

现 病 史

患者于5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颈部、双肩关节疼痛,呈间断性酸胀痛,伴有头晕,以长时间低头时明显,休息可缓解,无头痛,无视物旋转、视物模糊,无胸闷、恶心、呕吐,无腹痛、腹泻,无双下肢麻木、乏力,无踩棉花感。未引起重视,未治疗。1周前因劳累后出现上症再发并加重,时有头晕。现为进一步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质暗红,舌尖有瘀斑,苔薄黄,脉弦细。颈椎生理曲度变直,颈部两侧肌肉紧张,C5-7棘间压痛明显,双侧肩胛提肌压痛,活动度可,扣顶试验(-),椎间孔挤压试验(-),旋颈试验(-),臂丛牵拉试验左(-),右(-),霍夫曼征左(-),右(-)。四肢肌力、肌张力正常。

辩证分析: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项痹病”,由于患者长期低头,筋脉痹阻,颈椎失养,瘀血阻滞经脉,气血运行不畅,经脉不通,而致颈部胀痛。病位在颈,病性属实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项痹病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 选方: 烫熨治疗+雷火灸治疗

处方:烫熨治疗颈部、双肩,每日2次。雷火灸治疗颈、双肩。

体会:项痹病患者多有长期伏案低头习惯,致颈项部肌群过度劳损,而颈前肌群挛缩,加之寒湿之邪侵袭,筋脉拘急,瘀血内生,气血运行不畅。因此治疗时,选择药物烫熨治疗,可以舒筋活血,通络止痛,配合雷火灸温经通络,行气止痛,能够起到更好的治疗效果。但根本的治疗,还是要患者加强功能锻炼,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,这才是治本之法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11月23日

患者姓名

蒙**

性别

年龄

81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小雪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11.22

主 诉

反复右膝关节肿痛3年,加重1月余。

现 病 史

患者于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膝关节酸痛肿痛,上下楼梯时加重,自行在家休息及涂擦药酒后可缓解。此后上症时有发作,一直未重视。1月前上症再发且加重,右膝肿痛明显,活动受限,右膝屈伸明显受限,下蹲、起立困难,不能上下楼梯,自行予药物外涂患处后上述症状未能进一步减轻,现为进一步治疗而来我院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红,苔黄,脉沉。右膝关节中度肿胀,肤温高,内外膝眼及髌韧带内、外侧有压痛,膝关节活动受限,屈90°,伸160°,关节骨擦感(+),骨响音(+),浮髌试验(±);回旋挤压试验、研磨提拉试验、抽屉试验、“4”字征因疼痛不能配合。双下肢肌力、肌张力正常,双足中度水肿。

辩证分析:双膝关节肿痛,活动受限,下蹲、起立困难,舌红,苔黄,脉沉。四诊合参,中医学诊断“膝痹病”,缘于平素体虚,肾气不足,不慎外感湿邪毒,经络阻滞,致气血运行不畅,筋脉失养,故发此病。证属风湿热痹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膝痹 证型: 风湿热痹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、补益肝肾 选方: 烫熨治疗+穴位贴敷治疗

处方:烫熨治疗腰部、双臀、右膝、右大腿、右小腿。穴位贴敷治疗右侧风市、血海、犊鼻、足三里、委中、承山、丰隆、阴陵泉、阳陵泉、鹤顶、五枢、维道。

体会:患者年老体虚,加之风湿之邪外侵,客于肌肤、腠理,侵袭关节,肌肤失养,风性善动,在肢体则表现为筋惕肉。湿热下注于关节,故关节肿痛。治疗上通过烫熨治疗以疏通经络,祛风除湿,同时可辅穴位贴敷治疗以清热祛湿,消肿止痛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10月9日

患者姓名

颜**

性别

年龄

65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寒露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10.8

主 诉

反复双肩关节疼痛5月余,再发加重1周。

现 病 史

患者自述5个多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肩关节疼痛,以右肩关节为主,右肩关节活动受限,曾在我院住院治疗,诊断“肩周炎”,经烫熨、电针、小针刀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。出院后偶有复发,1周前上症再发且加重,右肩关节疼痛明显,活动受限,为进一步治疗而来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,脉弦涩。左肩前、冈上肌轻压痛,左肩关节活动可;右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压痛,右肩上举、外展、后伸活动均明显受限,右三角肌周围压痛,右肱二头肌长头压痛,右肱二头肌短头及结节间沟处压痛,右肩胛提肌轻压痛,右大小圆肌轻压痛。颈部肌肉僵硬,C4-C7棘突间及棘突旁软组织轻压痛,臂丛牵拉试验、搭肩试验因疼痛不能配合。霍夫曼征(-)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,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漏肩风”范畴,因外伤致右腕部、右肩部和肩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,局部经络损伤,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阻滞,从而发生此病。为瘀血阻滞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漏肩风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,补益肝肾 选方:手指点穴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烫熨治疗颈部、双肩部。手指点穴取双侧(风池、侠白、肩井、肩髃、风府、颈百劳、肩中俞、天宗、T2—T9夹脊穴)。

体会:漏肩风患者的治疗,可选用的有针灸、烫熨治疗、手法治疗、小针刀治疗、穴位贴敷治疗等,其中手法治疗及功能锻炼是最为重要的。在治疗的同时,还要注意保护关节,防寒保暖,避免风寒侵袭,注意休息,忌劳累,加强营养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9月16日

患者姓名

郭**

性别

年龄

83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白露

婚否

丧偶

就诊日期

2022.9.15

主 诉

双膝部疼痛2月余,再发加重1周。

现 病 史

患者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膝疼痛,以左侧为甚,呈间歇胀痛或刺痛为主,天气变化、久站久行、上下楼梯后疼痛明显加重,休息时缓解,曾至广西工人医院住院治疗,诊断为“双侧膝关节退行性变”,予消炎止痛等治疗(具体治疗不详),症状反复,2022年7月26日在我院住院治疗,予烫熨、中药熏药、电针等对症治疗,双膝疼痛好转出院。约1周前双膝疼痛再发加重,现为进一步诊疗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左侧内外膝眼及髌韧带内、外侧、内外侧副韧带压痛明显,屈伸活动中度受限,关节骨擦感(+),骨响音(+),浮髌试验(-);右膝关节内外膝眼及髌韧带内、外侧轻压痛,屈伸活动无受限,关节骨擦感(+),骨响音(+),浮髌试验(-)。

辩证分析: 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“膝痹”范畴,缘于患者体虚,肝肾亏虚则血运无力,导致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不能濡养关节,从而发生此病。本病病位在关节,病性属实。辨证为瘀血阻滞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膝痹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烫熨治疗双大腿、双膝、双小腿。小针刀治疗左侧(股内、外侧肌止点,髌内、外侧支持带,胫、腓侧副韧带,股直肌腱止点,髌韧带起、止点)共9处。

体会:中医认为,“风、寒、湿三气杂合而至为痹”,肌体阳气不足或正气亏虚,复感风、寒、湿邪,滞留经络,经络不通,气血运行不畅,肌肉、筋骨、关节发生酸痛、麻木、重着、屈伸不利,关节肿大等。疾病日久,则出现明显活动障碍,关节变形。及时的治疗及适当的功能锻炼,能够有效的减缓病情进展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8月22日

患者姓名

余**

性别

年龄

71岁

职业

农民

发病节气

立秋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8.21

主 诉

反复腰臀部疼痛20年,加重1小时。

现 病 史

患者于20余年前因外伤致腰臀部疼痛不适,当地医院诊断为“压缩性骨折”,经保守治疗后好转(具体不详),但症状反复,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,最近一次为2022年7月,当时诊断“腰椎椎管狭窄”,予中壮医及西医对症治疗,好转后出院。1小时前不慎摔倒,右髋部着地,腰臀部疼痛加重,曲髋、屈膝活动受限,右髋周围疼痛,有少量瘀斑,为求进一步诊治由家属送来我院门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腰椎生理曲度变直,L2-S1棘突间及棘突旁软组织压痛。右髋部可见一大小约1*2cm皮下瘀斑。直腿抬高试验左侧70度,右侧30度;加强试验左侧(-)、右(+)。纵轴叩击痛(±),“4”字征因疼痛未能配合,四肢皮肤感觉、肌力、肌张力均未见特殊异常。

辩证分析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,中医学诊断“骨折病”,因摔倒致右髋部疼痛,关节活动受限,瘀血阻滞经脉,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。血液离经阻滞经脉,故右髋部疼痛,骨折后骨骼失去支撑作用,故现畸形,为气滞血瘀之征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骨折病 证型: 气滞血瘀证

治法:化瘀止痛,续筋接骨 选方: 穴位贴敷治疗

处方:牛膝 10g 红花 5g 虎杖(棵天岗) 10g 海桐皮 10g

千年健 10g 制川乌 5g 先煎 续断片 10g 千斤拔(棵壤丁) 10g

大驳骨 10g 独活 10g 伸筋草(棵烟银) 10g 醋乳香 10g

体会:股骨颈骨折的患者,首先要绝对卧床休息,及时复位,并行持续牵引治疗。配合穴位贴敷治疗,运用药物化瘀止痛,续筋接骨,促进骨折愈合与疼痛的减轻。但保守治疗也有不足之处,存在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,且长期卧床易出现其他相关并发症,加重病情,故手术治疗也是一种选择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陈小刚 继承人:韦建深 跟师日期:2022年7月14日

患者姓名

卢**

性别

年龄

61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小暑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7.13

主 诉

腰痛5天。

现 病 史

患者于5天前因搬重物后出现腰部疼痛,呈阵发性刺痛,起卧床及翻身、蹲起活动或劳累后症状加重,卧床休息后可缓解。曾到当地私人诊所予止痛药和输液治疗(具体药物不详),症状未见好转。现腰痛症状加重,遂至我院就诊,门诊拟:“腰椎压缩性骨折”收住院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苔白,脉涩。两侧肋部有压痛,第9、10、11肋两侧肌肉紧张,有压痛,胸廓挤压试验(-)。腰椎生理曲度存在,Th12、L1双侧棘旁肌肉压痛明显,椎体叩击痛,直腿抬高试验左侧90°,右侧90°,双侧"4"字征、跟臀试验阴性。双侧臀中肌压痛,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。

辩证分析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苔白,脉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骨折病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,外伤后气血运行不畅,瘀血阻滞经脉,而发此病。舌紫,舌上有瘀斑,苔白,脉涩。为气滞血瘀之象。病位在腰,病性属实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骨折病 证型: 气滞血瘀证

治法: 化瘀止痛,续筋接骨 选方: 穴位贴敷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穴位贴敷治疗双侧腰宜、腰眼、腰阳关、肾俞、脊中、气海俞等共12穴每日1次。烫熨治疗背部、腰部,每日2次。

体会:该患者为中老年女性,因年老体衰,长期劳损,筋骨萎软,加之用力不慎,损伤筋骨,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,损伤经络,气血运行不畅,气滞而血瘀,故腰脊疼痛,屈伸不利。治疗上应首先以卧床休息为主,然后配合药物烫熨及贴敷治疗,以疏通经络,行气化瘀止痛为主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6月8日

患者姓名

邓**

性别

年龄

50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芒种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6.7

主 诉

双膝疼痛10年余,再发加重2周。

现 病 史

患者自诉10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、肿胀,屈伸困难,上下楼梯或台阶时症状加重,休息可缓解。曾多次在我院外科住院治疗,最近一次为2021年3月,诊断“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病”,症状好转出院。此后上症偶有复发。2周前劳累后上症再发加重,伴有双膝关节活动受限,行走困难,在家休息不能缓解,为继续治疗而来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,双大腿下段、双小腿上段有轻度肿胀、压痛。左膝关节轻度肿胀、灼热,内外膝眼及髌韧带内、外侧压痛,屈伸轻度受限,浮髌试验(-),研磨试验(+);右膝关节中度肿胀,灼热,内外膝眼及髌韧带内、外侧压痛,屈伸受限,关节浮髌试验(-),研磨试验(+)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斑,脉涩。四诊合参,本病属于中医学"膝痹病"范畴,缘于患者年老体虚,加之外伤,肝肾亏虚则血运无力,导致瘀血内阻,阻滞经脉,从而发生此病。本病病位在关节,病性属实。辨证为瘀血阻滞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膝痹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,行气止痛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穴位贴敷治疗

处方:小针刀治疗右侧(股内、外侧肌止点,髌内、外侧支持带,胫、腓侧副韧带,股直肌腱止点,髌韧带起、止点)9处。穴位贴敷治疗双侧(风市、内外膝眼、血海、梁丘、阴陵泉、足三里),共12穴。

体会:患者长期劳作失度,加之风湿之邪外侵,侵袭关节、肌肉,堵塞经络,经络不通,瘀血内生,关节、筋骨失于濡养,故关节疼痛,屈伸不利。治疗上通过可辅以穴位贴敷治疗以活血化瘀,通络止痛,同时以小针刀治疗为主,松解筋结,疏通经络,对症止痛,恢复关节活动功能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5月24日

患者姓名

韩**

性别

年龄

61岁

职业

退休

发病节气

小满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5.23

主 诉

左上肢麻木1个月。

现 病 史

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左上肢麻木,以左手拇指、食指明显,呈持续性,休息后可缓解,劳累后加重,无头晕、头痛,无视物旋转、视物模糊,无颈肩部头痛,无恶心、呕吐。至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,诊断“颈椎病”,予牵引、针灸等治疗,未见好转。现左上肢麻木仍明显,现为系统治疗来我科就诊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。颈椎生理曲度存在,颈部双侧对称,颈部两侧肌肉紧张,颈椎活动尚可,颈肩部无明显压痛,位置眩晕试验(-),椎间孔挤压试验(-),左侧臂丛牵拉试验(-),右侧臂丛牵拉试验(-)。双肩无畸形,活动度可。

辩证分析:患者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,中医学诊断“颈椎病”,缘于颈肌劳损,瘀血阻滞经脉,致气血运行不畅,而发此病。瘀血阻滞经脉,故颈痛,痛有定处。舌紫,舌上有瘀点,脉涩。为瘀血阻滞之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项痹病 证型: 瘀血阻滞证

治法: 活血化瘀 选方: 小针刀治疗+烫熨治疗

处方:小针刀取(C4/5、C5/6、C6/7)(两侧横突间韧带、棘间韧带)共9处。烫熨治疗颈部、双肩部,每日2次。

体会:颈椎病最常见的原因还是长时间低头伏案,特别是玩手机、用电脑、看书等,颈椎过度劳损,出现颈肩疼痛、头晕、头痛、肢体麻木、行走不稳、恶心呕吐等,并且影响头脑供血,影响记忆力、睡眠。功能锻炼可选“米”字操等,多仰头,避免“甩头”等动作,以免出现颈椎小关节错缝加重情况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跟师医案记录

指导老师: 陈小刚 继承人: 韦建深 跟师日期: 2022年1月11日

患者姓名

吴**

性别

年龄

58岁

职业

其他

发病节气

小寒

婚否

已婚

就诊日期

2022.1.10

主 诉

四肢关节肿痛13年,加重伴流脓液4天。

现 病 史

患者自诉于1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趾柘关节红肿热痛,痛不可触,屈伸活动困难,24小时疼痛达高峰,遇热时加重,与天气变化无关。后波及到双肘、双腕、双手、双膝、双踝关节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“痛风”予治疗可缓解。但时有复发,曾到我科住院治疗,行手术治疗,好转出院。4天前患者四肢关节疼痛再发加重,并出现右足跖趾关节出现破溃、流液情况,为进一步治疗入院。

望闻问切诊及专科检查:舌深红,苔黄腻,脉弦数。双肘关节、双腕关节、双手关节、双膝关节、双踝关节、双足跖趾关节局部肤温略高;上述部位可见多处皮下肿物,大小不一,双足跖趾关节肿物最大约6cm×5cm,双手第二、第三指间关节肿物最大约2×3cm大小,形态不规则,质地稍硬,活动度差,个别肿物与临近关节融合粘连,右足第1跖趾关节皮肤红肿,局部破溃,渗出牙膏样分泌物。

辩证分析:四诊合参,中医学诊断“痛风”,缘于平素体虚,肾气不足,不慎外感湿邪毒,经络阻滞,致气血运行不畅,筋脉失养,故发此病。为湿热蕴结之象。

中医(壮医)诊断: 痛风 证型: 湿热蕴结证

治法: 清热利湿,消肿止痛 选方: 穴位贴敷治疗+中药辩证内服

处方:广金钱草 20g 甘草片 6g 盐车前子 10g 茯苓 15g

白术 10g 牛膝 9g 薏苡仁 10g 苍术 12g

黄柏 10 g 土太(土萆薢) 10g

体会:黄柏清下焦之热,苍术燥湿,牛膝补肝肾,薏苡仁利湿,四味合用为君药,共起清热利湿、强筋通络之功。土太(土萆薢)、广金钱草、盐车前子共为臣药,利水渗湿;佐以茯苓、石菖蒲健脾化湿;使以甘草调和诸药。

导师签名: 年 月 日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韦建深 跟师医案记录 2022
微信服务号
微信服务号
科室导航 交通路线
网站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