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陈小刚名中医工作室 临床医案和诊疗方案

活邀尹(颈椎病)

发布时间:2024-08-20 08:22 本文来源: 宣传科 点击量: 5

 

活邀尹(颈椎病)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颈部肌筋失衡,筋结形成,横络盛加,两路不通,导致颈部疼痛,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。相当于中医的项痹病,西医的颈椎病。

(一)疾病诊断

1.壮医诊断标准

参照《中国壮医外科学》(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民族医药文献整理丛书,北京大学出版社、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,2018年)。

主症: 颈部或上肢放射性疼痛,呈阵发或持续性。

兼症: 颈部肌肉僵硬,活动受限,头痛头晕等。

目诊征:可见“勒答”白睛上12点脊柱反应区脉络迂曲,增多,散乱或集中,颜色浅或深,或白睛上有瘀斑。

舌脉象:舌质淡或暗淡,苔薄白或白腻,或舌质红,苔黄或少苔,口唇红、干或青紫,舌下脉络迂曲、色青紫或青黑。脉沉、弦、弱、涩或脉数、洪大、滑等。

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,常因天气变化、体位不当、劳累过度诱发。

2.中医诊断标准

参照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(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 ZY/T001.2-94)。

(1)有慢性劳损、外伤或先天病变;

(2)多发于40岁以上,长期低头伏案工作或娱乐者;

(3)颈、肩背部疼痛,头痛头晕,颈部板硬,上肢麻木;

(4)颈部活动功能受限,局部压痛,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,臂丛牵拉试验阳性,压头试验阳性;

(5)影像学检查提示颈椎异常。

3.西医诊断标准

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《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》(2018)。

(1)颈型:具有典型的落枕史及颈项部症状体征。

(2)神经根型: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(麻木、疼痛)和体征;椎间孔挤压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;排除颈椎外病变所致的疼痛。

(3)脊髓型:岀现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;除外进行性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、脊髓肿瘤、脊髓损伤、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、多发性末梢神经炎等。

(4)交感型:目前尚缺乏客观的诊断指标进行诊断,出现交感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,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眩晕。

(5)椎动脉型:曾有猝倒发作、并伴有颈性眩晕;旋颈试验阳性;除外其他原因导致的眩晕;颈部运动试验阳性。

(6)影像学检査可提示正常或生理曲度改变、椎间隙狭窄、骨赘形成、颈椎退行性改变、颈脊髓压迫、颈椎节段性不稳定等。

实验室检查:

(1)完善三大常规、生化、凝血功能、感染四项、肿瘤五项、葡萄糖测定(干化学法)等检查;

(2)根据病情需要完善其他检查,如:糖化血红蛋白、风湿三项、甲功五项等;

影像学检查:完善心电图检查,根据病情需要完善彩超(腹部、心脏、泌尿系、血管等)、肌电图、TCD、CT、MRI、电子胃肠镜等检查。

(二)证候诊断

阴证:起病缓慢,病程较长,反复发作,时重时轻,颈部疼痛,疼痛以隐痛、胀痛、空痛为主。舌质淡或暗,苔白或白腻,舌下脉络迂曲、色青紫,脉沉、弦、弱、涩等,目诊见“勒答”白睛上12点脊柱反应区脉络散乱迂曲,颜色较浅,或有瘀斑。甲诊可见甲色淡,按压甲尖放开后恢复原色慢。

阳证:起病较急,病程短,颈部疼痛,疼痛较剧烈,以刺痛、跳痛、绞痛为主。舌质红或暗紫,苔白腻或黄腻,舌下脉络迂曲、色青黑,脉数、洪大、滑等。目诊“勒答”白睛上12点脊柱反应区脉络增多、增粗,色暗红或鲜红,靠近瞳孔,甲诊见甲色鲜红,按压甲尖放开后恢复原色快。

二、壮医综合疗法

(一)辨证选择口服中壮药

1.阴证

治法:调气,疏通龙路、火路,止痛。

推荐方药:通路调气汤加减,柴胡、白芍、枳实、葛根、川芎、拉岜勒 (丹参)、牛膝、炙甘草等。

2.阳证

治法:疏通龙路、火路,止痛。

推荐方药:火路止痛汤加减,黄芪、川芎、赤芍、葛根、兴现 (姜黄)、防风、白芥子、羌活、壤灵仙 (威灵仙)、息挡(蜈蚣)、炙甘草等。

(二)壮医外治疗法

1.壮医敷贴疗法

适应症:阴证、阳证

操作方法:取颈部龙脊穴、阿是穴等,每日1次。

注意事项:过敏体质、皮肤溃破忌用。

2.壮医药物竹罐疗法

适应症:阴证、阳证

操作方法:取颈肩部位、阿是穴等进行拔罐治疗。每周2~3次,10次为1疗程。

注意事项:孕妇、过度疲劳、紧张、大饥、大渴时忌用。

3.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

适应症:阴证、阳证

操作方法:取扁担穴、肩胛环穴、项棱穴、大椎穴等。使用莲花针叩刺局部穴位,以轻微渗血为度,然后用气罐拔罐10~15分钟。每周2~3次,10次为1疗程。

注意事项:孕妇、过度疲劳、紧张、大饥、大渴时忌用。

4.壮医火针疗法

适应症:阴证、阳证

操作方法:取颈肩部位、阿是穴。每周2~3次,10次为1疗程。

注意事项:孕妇、过度疲劳、紧张、大饥、大渴时忌针。

5、壮医药熨疗法

适应症:阴证、阳证

操作方法:取颈部龙脊穴、肩胛环穴、阿是穴等,每日1次。

注意事项:过敏体质、皮肤溃破忌用。

6.雷火灸疗法

适应症:阴证、阳证

操作方法:取颈部龙脊穴、阿是穴等,每次20分钟,每日1次。

注意事项:过度疲劳、紧张、大饥、大渴时忌灸。

(三)本病专科特色疗法

1、小针刀(或刃针)疗法:

适应症:根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,经络循行不畅是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,因此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腰腿疼痛,运用刃针疗法能恢复组织平衡状态,起到松解疤痕、解除痉挛、疏通组织、改善循环、消肿可使疼痛迅速缓解,从而达到镇痛效果。

取穴:患者取俯卧位,寻找压痛点和阳性反应点,枕骨粗隆下缘、颈椎横突、病变棘突旁(多在后关节突周围)等处多有结节及条索及肌肉变硬及压痛点。

操作方法:

⑴在选好体位及选好治疗点后,作局部无菌消毒,2%碘伏消毒2次。

⑵医生戴无菌手套,敷无菌洞巾。

⑶为减轻局部操作时引起的疼痛,可作局部麻醉,阻断神经痛觉传导。

注意事项:

⑴.医生必须做到熟悉与了解深部的解剖知识,以提高操作的准确性和提高疗效。

⑵注意无茵操作。

⑶.小针刀(或刃针)进针要速而捷,手法宜轻,不然会加重疼痛,甚或损伤周围的组织。

⑷术后创可贴覆盖术口24小时,防止感染。

  1. 正骨手法

根据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正骨原理,采用分筋理筋、定点旋转复位等手法,松解肌肉紧张、矫正错位的脊柱小关节。

操作方法:根据患者病情和身体情况,采用坐位、卧位等操作体位,先手法松解颈部部肌肉,随后再根据病情采用相对应的整复手法整复。亦可采用辅助整脊器械如整脊枪等辅助整复。

3、美式整脊枪整脊疗法

适应症:颈肩腰腿痛等脊柱相关疾病

禁忌症:重度骨质疏松症、出血倾向、脊柱畸形不能俯卧患者,其他不能耐受整脊治疗情况。

治疗方法:患者俯卧于整脊床,根据美式整脊原理进行脊柱病灶测试,根据测试结果对相应椎体阶段用整脊枪在棘突、棘突旁肌肉、横突进行治疗。根据患者耐受情况调整选用整脊力度和整脊治疗频率。术毕再次进行脊柱病灶评估,确保临床疗效。

注意事项:

⑴、施术前行影像学检查,了解脊柱基本情况,排除肿瘤、重度骨质疏松症等手法整复禁忌症;

⑵、排除凝血功能障碍、妊娠等相对禁忌症;

(四)其他疗法

给予止痛剂及营养神经药物,如口服双氯芬酸钠肠溶片、维生素b1等。

三、饮食起居调护

1.生活起居:避风寒,注意休息。

2.饮食调理:清淡饮食。

3.情志调摄:保持心情舒畅。

4.运动康复:愈后3个月至半年内,应避免重体力劳动,剧烈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,坚持颈部肌肉锻炼。

四、疗效评价

(一)评价标准

参照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》结合国际通用的疼痛视觉类比评分(VAS)观察治疗前后的疼痛改善程度。

痊愈:颈肩痛消失,能恢复原工作,分值>90%。

显效:颈肩痛明显减轻,颈部活动明显改善,分值>70%。

有效:颈肩痛减轻,颈部活动轻微改善,分值>30%。

无效:症状和体征无改善,分值≤30%。

改善率=[(治疗后积分-治疗前积分)/(29-治疗前积分)]×100%。

(二)评价方法

视觉类比评分法(VAS)(0无痛,10剧痛难忍,5中度疼痛)

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

活邀尹(颈椎病)
微信服务号
微信服务号
科室导航 交通路线
网站纠错